孙浚良: 我在Challenge系统
文:ad110
|
发表于 2010-5-10

你的灵感来自哪儿?
我的合伙人Samuele、金宇。这里的书。关于创意,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我当年在汕头大学做workshop,给每个人一个碗,我让学生好好看,记录下这个碗。然后,让他们摔烂。摔烂后我让他们把感受写出来。接着我发给每人一支强力胶,让他们在一天之内把碎片粘起来。但有人太兴奋,摔得非常碎,粘的时候非常惨;有些人觉得这样摔太可惜,就没有摔得那么碎,于是就有一个人重整得特别优美,最完整。这个workshop就结束了。我觉得碗的重整过程,就是设计本身,或者说是语言本身,因为那个完整的、圆满的碗是从来不存在的。就好像我说话,“我爱你”,好像非常简单,非常容易懂。可是当一对恋人互相说“我爱你”时,好像互相了解对方,其实错了。因为那个男的在某些条件下我是爱你的,而女的说“我爱你”的时候,可能包含了一台奔驰和一层楼。他们根本没有到“爱”最原本的概念,因为心里面的东西是很难用语言表达的。我们说的每句话都不完整。做书也是一样。作者的很多概念需要物质化,做成一本书,就是把很多碎片化的东西组成,接近他理想的东西。没有打碎的那个碗,看起来是一个完整的碗,但放水会漏水;放食物,有天会裂开。设计也是这样。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可以做什么?其实就把那些碎片重组,看起来像一个完整的碗。有些学生可以随便粘,跳脱了这个碗本身,变成一个新的东西。我说对了,这就是创意。和我们所认知的碗不一样,做出来的东西接近“碗”和“不碗”之间,我们会说这东西很有创意。

我的创意是从心里来的。我感觉有些东西是天生的,每个人的表达力和接受力是不一样的。我听到一个brief的时候,心里大概知道是怎样。制作的时候,才会逻辑性地思考文字怎么排好看。但最根源的东西是从心里来的。那我心里所有创意的data是从哪儿来的呢?可能来自我的朋友,我的经历,我看的所有的书,这些东西在心里沉淀,有一天会化学地组成一样东西翻出来。如果你心里面、脑袋里面的data不够的话, 那就是一个空壳,想不了东西,也做不出东西。心是空洞,要找很多东西填补。人生来就是一个空洞,本来就要去填补。

你所有东西来自于你的心,可是书的内容却是来自于作者,你怎样和他的心合到一起?
这是沟通的问题。如果一个人没有阅读能力的时候,他凭什么去设计?他不知道这个作者思考什么,他怎么和这个作者沟通,把作者的东西呈现出来?书很物质。书本设计最重要的东西,我从来不会不看文字。第一,我不会随便做书,我不会做一些不认识的作家。我认识的作家都是我喜欢的作家。第二,我们是在某个地方有共同点的,可以谈论一些事情的。如果就叫我开个版把字放进去,情愿不做。因为我不等钱用。做出版和书籍设计,永远不要把它当作挣大钱的工作。因为和文化有关系,和语言有关系。语言是你要承载你爸爸妈妈的记忆,你爸爸妈妈的爸爸妈妈的记忆,这叫语言。语言是延续性的,文化这个东西不是随便做的。我会把文字看遍,然后和作者沟通,我们共事做一个东西,我只想做好的东西,这是对作者的尊重。我觉得我只能帮和我在一个水平线上的人把东西做好,这已经够了。

其他时间干什么呢?
我平时也做些商业的工作,我挣钱后可能会做些有趣的东西。画画画,做做菜,和Samuele合作做些东西,和金宇做做衣服。还想做一本旅行杂志。我做的饭很好吃,Samuele吃饭很刁钻但是爱吃我做的。我做饭厨房里有什么就做什么。(常常出去旅行吗?)一个月两次。我星期天去日本,10 月中和Samuele 去欧洲。(你喜欢哪些地方?)我喜欢柏林,喜欢英国。我喜欢日本,喜欢德国因为他们有好的书店,喜欢日本的原因是他们的东西都很细致。日本设计做的好是因为态度和认真,还有整个工作流程,细分得特别清楚。你去日本可以买到全世界所有的东西。基本上有好的书店的地方我都会去。做书本设计有一点,你要非常喜欢看书,非常喜欢书,那才对。

孙浚良私物


01. 折叠太阳镜
02. 孙浚良家好多古董!到处堆满了从各地淘来的好东西
03. 用放了12年的老皮包的椅子。家里还有好多老家具,买得都很便宜。现在恐怕淘不到了
04. 香水瓶
05. 法国买的书和在泰国买的蘑菇“成为一套朋友”
06. 家里太多漂亮的小玩意儿
07.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Chicago Life
08. 这是一本书哦,带光盘的
09. 有什么材料做什么东西,孙浚良的创意菜很好吃
10. 一个烛台,放在人台上
11. m-lab时做的一本小册子。所有印厂都觉得很难做。“可是你想想,书架上不小心掉下来4本书就是这样。我就直接用了碎片这个概念。”对于孙浚良来说,他做设计就是challenge系统。“为什么我们看到所有的书都是一模一样?”他自问自答,“因为机器。”而这就是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消费主义的系统:要最短的时间大量印刷
12. 孙浚良特别喜欢手。这个手呢,上面嵌着花瓣,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颜色
13. 和金 宇合作做的衣服
14. 小时候坐过的椅子。有一次他和父母回亲戚家,谈到小时候很乖,亲戚还保留着他小时候的椅子。孙浚良就坐在这个椅子上画画,从5岁坐到8岁去香港
15. 孙浚良的画。闲的时候就画画画,做做饭
16. 用了很多A货LV包的锁做的项链,金灿灿的,特别重
17. 墨水
18. 一百多年前的印务手册,好贵
19. “不要忘记它哦,它其实是一个烟灰缸!”
20. 自己用报纸做的书样
21. 钻石烟灰缸,可以挂在脖子上
22. 玻璃杯



孙浚良
书籍设计师。1975年出生于上海,1984年移居香港,1997年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2000年获得东京武藏野美术大学大学院视觉传达系硕士学位,论文为《书的身体The Body of Book -- writing and experiments on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boo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