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设计师,Oki Sato 能同时执行超过200个项目
文:ad110
|
发表于 2016-5-4
如果要说日本设计界谁是当下最耀眼的星,那非佐藤 大(佐藤 オオキ / Oki Sato)莫属!他从 平面、空间、家具、室内、产品、服装到配饰,无所不是涉,关键是每个项目还做的风生水起,蓬勃兴旺。这就不得不让人屈服了。

佐藤 大 曾经说过,他的使命是:Giving people a small “!” moment(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惊喜的瞬间),作为创意人,他的工作没有界限。



1977年生于加拿大多伦多的佐藤 大(佐藤 オオキ / Oki Sato),10 岁跟随父母回到日本定居,2000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建筑专业,2002年在早稻田大学研究生院完成硕士课程,同年在东京设立了 nendo 设计事务所,从家具、室内、产品、服装到配饰,佐藤大和他的团队平时一般能同时接下超过 250 个项目,每年交出的成绩单亦有 50 个左右的作品。

曾被美国 Newsweek(《新闻周刊》)评为“最受世界尊敬的 100 位日本人”之一。2007年,其执掌的 nendo 被评为“备受世界瞩目的日本100家中小企业”之一。曾获得米兰“Design Report 特别奖”、“JIDA30岁以下设计师竞赛奖”、“JCD新人奖”、“Good Design奖”等重要设计奖项。其代表作品收藏于纽约现代美术馆、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蓬皮社文化中心等世界著名美术馆。2012年起担任早稻田外聘讲师。

Nendo 设计事务所最高峰事情,曾同时进行着近 400 个项目,佐藤 大 将自己比作是一个不断运动着的旋转陀螺,又说自己像是一条鱼,如果没有持续保持游泳的状态可能就会死掉。“如果我只专注于一两个项目的话,我可能就只看得到这一两个项目,”他说,“但当我要考虑近 400 个项目时,我感觉到了放松。”



如果不是 2002 年的米兰国际家具展,佐藤 大 也许就按着建筑师的路子走下去了。在早稻田大学建筑专业毕业后又继续研读建筑。但去米兰的毕业旅行,却让他还未正式入行就选择了“跳槽”。在米兰,他感受到这种国际化创意活动带来的巨大冲击,“我们第一次了解到原来那么多建筑家也在设计家具和产品,生活的每个角落都因为设计而变得美好,这仿佛让我们看到了设计的未来。”

抱着“一定要让自己的作品也在这里参展”的信念,佐藤 大 回国就成立了 nendo 设计事务所,短短三年时间就把分所开到了现代设计之都米兰。他也实现了当初米兰之行的愿望,在 2015 年米兰设计周上推出了过去一年为 19 个品牌创造了 100 余种产品的回顾展。震撼了业界。



在设计产业完善、设计强手云集的日本,佐藤大的出现是个例吗?

日本每个时期都有现象级的工业设计师出现,从老一辈的柳宗理、荣久庵宪司到前些年在中国颇受追捧的深泽直人、原研哉,几乎都有着坚持己见的设计表达,比如柳宗理倡导的“透过双手去感受物件与人的契合,排除芜杂装饰,创造出最具实用之美的质朴器物”,又如原研哉推崇的「Re-Design」(再设计)和深泽直人推崇的「Without Thought」(无意识设计)。

他们各有所长但也不乏共性,即便是西化,也恪守着自己的传统。作品简洁、干净,很多人将此看作是日本设计的禅意体现,但实质更像是强调功能性而非趣味性的表达。



日本设计人才辈出,延续或是禅意体现或是简洁功能表达的很多,但佐藤大的出现,稍微松动了我们对于日本设计的理解。也许是少时成长于加拿大的缘故,他的设计思维不是“很日本”,没有过分追求日式严谨和禅意,更多的强调是一种将功能性包裹其中的趣味性,亦把设计作为一种商业行为,会把营销放在同样甚至更高的高度。

“只要东西好,就不愁没人买”在佐藤大这里是说不通的。不主动向用户展示商品的价值怎么行呢?

就拿 2011 年 Nendo 为日本远山商社设计的“HALSUIT”西服专卖店来说,他将一般置于店铺角落的试衣间设计在了店铺正中央,另为前来陪逛的顾客准备了 DVD 机和杂志,还将店铺设计成需要穿西装的办公环境的感觉,每一家“HALSUIT”的入口处都像是办公室前台,橱柜里全是挂得整齐的衬衫,为了营造出会议室的感觉,连椅子的型号和颜色都是统一的。



远山商社社长治山正史就记得佐藤大第一次见他时说过的话,“设计就是要通过自己的方式让顾客购买这个产品。如果达不到这个目的,再好的作品都是徒劳的。” 2011 年秋天“HALSUIT”东岗山店开业后,西装销量比上一年增加 10%,价格提高 40%,来店顾客停留时间延长了 40%。

佐藤大从不把自己当艺术家,他不会纠结于产品在细节上的差异,也知道客户需要的不是你的异想天开。就像设计一棵树,他不会从叶子的角度出发,他看重树干和树根,应用到品牌设计层面,他认为设计好的“干”和“根”就是确立品牌效应的根本。

比如为西班牙鞋履品牌 Camper 设计店铺,他知道 Camper 鞋既不能帮助人们跑得更快,也不是为穿着者提供什么身份标志,于是他着力于让人们发现步行的乐趣,就通过人们看到一双双的鞋子在店内空间自由漫步的画面,来传达这一理念。在这个案例中,漂浮在空中来回漫步的鞋子不是佐藤大刻意制造的美感与趣味,而是他从 Camper 鞋舒适特性出发想象的“让你爱上走路”的神奇魔力。

这就是为什么 Nendo 能成为一个国际化设计工作室的原因,把产品卖得好固然重要,但比眼前利益更重要的,是提升企业和商品本身的品牌价值。

他们拥有太多大牌客户:可口可乐、爱马仕、日清、乐天、Puma、三宅一生、Tod’s、植村秀、东芝、哈根达斯、Camper、星巴克、伊势丹、Elecom、施华洛世奇、NEC 等等。

但空有营销花架子,没有设计立足点,也是不行的。

在佐藤大的思维中,设计与营销是不分家的,“如果是一家将 100 分的创意做成 40 分的设计,和另一家能稳定地将 70 分的创意做成 100 分的设计的事务所,客户会选择谁是显而易见的。”这是佐藤大对创意的理解。

当然,这不仅仅是创意本身的问题,也涉及到佐藤大对于事务所的管理术,如何为创意创造得以实现的环境和状况。







首先自然是要了解客户的期待,这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可以解决的问题,可能需要你掌握这家公司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短期目标、产品定位、竞争对手以及过去成功经验和失败案例等等,佐藤大把这一过程称之为“项目热身”,他甚至认为这比提交方案还重要。

如果在跟客户沟通之后仍然很难抓住对方在期待什么,他便会拒绝这个项目。

而很多创意亦是在“热身”环节中发现的,苦思冥想一个 100 分的创意必然是难事,但佐藤大追求的是“大量寻找 70 分的创意,如果能用三倍于平常的速度让创意成型,在同样的日程内就能提出三倍数量的提案,余下三分之二的时间来修正完善方案。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就算第一个提案失败了,也有的充分的时间进行补救,这样更能收获客户的信任。

佐藤大承认,目前还没有哪家事务所将“速度感”看得如此重要。

佐藤大将自己比作一条鱼,如果没有持续保持游泳的状态可能就会死掉,“有时我会感觉跟不上自己的节奏,我在思考很多问题,我有太多想法想要输出,它们就像呼吸或是进食一样。”

灵感难道不会有枯竭的时候吗?佐藤大的回应是“永远保持对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好奇心”。这话听起来有点儿鸡汤,但灵感随时来敲门正是源于他拥有的超强专注力,他从来不会为了刺激灵感而刻意去做什么事,这样的好处在于,会更珍惜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发现的事物。





举个例子来说,没人爬时的楼梯,白天或睡觉时的灯具,没人看时的电视,有什么意义呢?这可能是大多数人的思维盲区。佐藤大就想要抓住这些日常事物的“休息时间”。在 ILLOIHA OMOTESANDO 健身会所的室内设计项目中,他将本来位于户外的攀岩墙挪到室内,突出空间设计感,没人攀岩的时候也能带来视觉的美感。

“除了思考设计案,别的什么事情都不会做。”即便是去国外出差,他的活动范围也会尽量控制在住所、餐厅和开会的地方。你可能会觉得说这话的佐藤大是个无趣的人吧,但这又怎么解释他作品中那些令人会心一笑的有趣呢。别忘了“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惊喜的瞬间(Giving people a small “ ! ” moment)”才是事务所的设计宗旨。

他把自己设计思维整理成包括营造“违和感”、打破“平衡”以及“退一步”设计等 10 种不同的思考方式,这都是他用来创造那个“惊喜瞬间”的解决方案。

佐藤大常挂在嘴边的“越寻常,越奥妙”的理念,是 Nendo 式思考法的核心。

这有点类似于原研哉提出的“把熟悉的东西看作初次相见般的尝试”,但原研哉看重的是对平常之物用创意和技巧再设计的过程,而佐藤大一直坚信的,是“真正丰富而深刻的,永远都是那些散落在日常生活中的‘非日常’的东西”,比如一个杯子适合摆在什么样的桌子上,需要一个什么风格的方便,以及被什么样的人使用,周围的环境如何等等,像这样一点点展开视线。

日本的设计艺术常以一种传统东方的思维方式和感受力来表现作品内容,但佐藤大的 Nendo 是西方和日本设计思想共同作用下的成功。一方面把设计作为商业行为来进行,快速、准确地满足客户需要。另一方面,也不失日本特有的对细节的完美把控。

这个理念对很多设计师都有参考价值。即便不做设计,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如何将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的问题时,佐藤大的视角也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