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es Jean(简明):我对所有事物都满怀热情和兴趣
文:ad110
|
发表于 2016-1-24
AD110 曾经多次刊登过美籍华人插画家、艺术家James Jean(简明)的作品,并在 2008年 对其作过访谈,转眼间多年过去了,大家可能还停留在他与著名设计公司 2X4 Inc. 合作为奢侈品牌 Prada 创作的那一系列作品,当年可谓红遍整个时尚界、设计界、插画界!

1979年出生在台湾的James Jean(简明),很小便随父母移居美国,2001年毕业于纽约 School of Visual Arts〔视觉艺术学院〕。上一次来中国还是在 10 多年前,跟一个政府组织的交流项目来到这里,那时他 21 岁,还是个学生。2001 年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毕业后,他为 DC 漫画创作封面,渐渐成为一名成功的插画家,获得过 7 次艾斯纳奖(被誉为漫画产业的奥斯卡奖)。2008 年,他从插画领域淡出,工作重心转入油画创作。



去年夏天 Apple 旗下的著名音箱品牌 Beats 给 James Jean 发去邮件,想让他为中国新年设计一个猴年特别款。James Jean 想到了“三不猴”的故事。“三不猴”是三只分别用手捂着眼睛、捂着耳朵、蒙着嘴巴的猴子,告诫人们“不见、不闻、不言”,要谨慎善为。《论语》中还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的说法。这三只猴子的形象其实已经变成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在日本很常见;如果要举我们熟悉的例子,emoji 表情中就有。也因为这样,Jean 没有特意去翻书就得到了这个灵感。




通常在一次合作中,James Jean 负责创作图案,然后那些公司会把它们应用于他们需要推广的产品上。2007 – 2008 年与 Prada 的合作也与此类似。他为 Prada 的商店作壁画,为他们设计秀场场景,创作动画短片《颤栗之花》(“Trembled Blossom”)。他笔下的精灵、仙女、奇幻景象还出现在 Prada 的服装,手袋,鞋子和包装上。





在合作时,Prada 给了 James Jean 一个跟产品系列有关关键词列表,上面写着诸如“浪漫的”、“历史的”、“科幻”这样的词语,他就基于这些词开始作画。在那之后,就和品牌一起考虑整个故事。在创作动画片时,Jean 也参与了故事板的创作。

James Jean 说,作为一个平面艺术家和品牌合作,其实他的工作很“简单”,双方有各自的自由。品牌开发自己的产品,并将一些要求告诉他,让他从自己的视角出发进行创作。有时候这些要求比较明确,比如他和时尚设计师 Philip Lim 合作时,是后者希望他在洛杉矶的旗舰店画一系列名人肖像,和苹果合作时,苹果只是让他把 iPad 和它的笔当成工具进行各种探索;也有时候,品牌想让产品有故事性,像 Prada 和 Beats 那样。



在实际操作上,他们总会经过来回讨论和尝试,做出打印和放在产品中都非常清晰的图像,能适合于产品的模型。James Jean 挺喜欢这样的模式,客户提出一些待解决的问题,也是给了他创作上的可能性与启发。

不作画的时候,James Jean 会演奏音乐,他也可能在拍照或编辑照片,或者阅读,看看关于自然科学和科技的东西,了解网上那些“奇怪的事情”。他自称为一个看新闻上瘾的信息消费者,总是对这个世界保持兴趣,让自己信息灵通。他不玩电子游戏,不去度假,没有周末,但从来不会感到紧张或压力过重。“因为对于所做的一切事我都很有热情和兴趣。”James Jean说。“其实我做的任何事都像创作,尽管不是在作一幅画。”

但 James Jean 本人远没有自己的作品那样张扬。接受我们采访的这天,身材不高的他从头到脚穿着一身低调的暗色系服装,脸上永远挂着淡淡的笑容,说话小声但清晰,慢条斯理的。







你的作品通常很复杂,有时候还会出现奇幻的角色和景物。每次把现实生活中的事情变成史诗般、超现实的艺术作品时,你经历了怎样一个思考过程?
艺术最伟大之处就是它总能让你感到意外,无论于何时、在何处出现,它都可能出乎你的意料。我并不总是有意识地去想具体的事情,只是创作一些图像,把种种想法联系在一起。但在那之后,当我回过头来再看,才发现也许曾受到某件事的启发。

这就是艺术创作的魔力吧。好像我什么也没做,是艺术内在的精神在驱使着我创作出一件作品。我通常都只是在那坐着,在纸上画各种想法,当想法不太合适,我就不断地试,试图解决问题。到最后回顾这个旅程时忽然意识到,“哦,我不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吗,原来这些作品来源于这里。”


每次开始一个新项目,创作的过程是怎样的?你的工作方式是怎样的?
我先画草稿,在草稿本上画自己最初的想法。一直试,画了又擦去,一遍遍重来,最后才有了感觉对的成品。感觉自己走在一个正确的路上。创作一幅画,总是个很长的过程,期间你需要摧毁一些东西。有时候会把自己的工作推回原处,重新开始,打破那种朦胧含糊、不明确的状态,并再次推进它。

创作时“感到自己走在正确的路上”,这是什么样一种感觉?
当看自己的作品时能从中感到平衡。我总是试图让自己的创作处于某种平衡,不仅是视觉上的,也是情感上的。当你把不同图案放在一起时,出现在你面前的是所有不同的元素,有的柔软,有的很刚硬,你的工作就是平衡不同事物所造成的的紧张感,你希望它们能够很好地共存。就像微妙的试探。那个作品总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有些部分你想往回走一些,有些你又想向前推进。就是这种在紧张中寻找平衡的感觉。

你还说过,“当事物是苦乐参半时才更有意思。当遇到纯粹的美时,我总感觉被冒犯了。”为什么这样说?
大家可能都有过这样一种感觉,当看到一些东西过于美好,我们就觉得它很无趣。有时候我们就用“cheesy”来形容这个东西,不知道中文该怎样翻译这个词,就像是……吃太多蛋糕了。但我们得平衡各种味道,喜欢甜,但也能欣赏苦。

是不是我们从你每幅作品中都能读出这种苦乐参半的感觉?还是说,你把它创作出来了,就任由我们自己去感知?
嗯,在我很多作品中,里面都有黑暗的元素,也有点荒诞和诡异,以此反击那些看似美好的东西。这会让我觉得更有意思一些。我也有自己黑暗的一面,这隐隐约约从作品中透露出来。

2015 年,你在东京办了个人展览。作品里有不少东方元素和神话色彩。能跟我们讲一讲你的创作理念吗?
那些作品都出自我的速写本。我当时在速写本上画下了自己一些想法,最后创作出一系列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就像文化中的变异者。我在生活中听到了什么新闻,看到了当时在世界上发生的事情,就从中汲取灵感,融入画中。确实他们很多都近似于半人半神的角色。如你说的,看起来有神话色彩,就像是当代社会中的神话式生物。但我也希望他们能给人一种历史沉淀感和恒久不灭的感觉。我喜欢画这些角色,他们就像一直栖居在我潜意识里一样。

当你说他们像是“文化的变异”时,你指的是不是它们游离于主流文化之外?
它们来自我们现实世界中正在发生的事情,生态灾害、恐怖主义、极端爱国主义,等诸如此类,都融合在一起。而在创作时,则需要注意图画的纹理,让丰富的纹理层叠环绕……这些结合在一起,塑造出某个如同我们想象中存在的生物。

你提到诸如恐怖主义这样的话题。我想知道,在生活中,你会花时间思考哪些事情?
我经常看新闻,而且长期听播客。一直是个信息消费者,每天要看太多信息了,有时候甚至对这些新闻上瘾。科技、未来、互联网,人们如何在网上互动,我对这些都很感兴趣。它们造就了我的作品。所有不同的想法、观点,都对我创造那些疯狂的角色和生物起到帮助。

在时尚和设计行业,人们很喜欢在 Instagram上推广自己的产品和作品。你怎么看 Instagram,把它当成一个个人空间,一个用来沟通的地方,还是别的什么?
它是打造个人品牌形象的有力方式。现阶段,很多人几乎全然相信他们在 Instagram 上看到的东西,但也有人也开始意识到,那些东西并非十全十美——比如说照片上看到的是一对情侣到世界各地旅游,他们过着美妙的生活,而照片背后,他们其实分手了。那些看起来永远完美的模特,其实他们需要花很多时间来拍出这样的照片,要精心化妆、精心挑选漂亮的衣服。

在 Instagram 流行起来之前,我们看杂志,也知道杂志是“人造”的。但 Instagram 和其他社交网络的出现却模糊了界限,人们觉得自己和品牌更接近了,能够即时更新他们所关注的信息。你大可以在上面制造一种强烈的幻觉。

不过话又说回来,作为一个艺术家,我对于创造幻觉倒是挺有兴趣的。

延伸阅读
James Jean:在现实和幻想中创作
James Jean(简明)近作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