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灼然(Javin Mo/Milkxhake):设计师多是穿得很酷的
文:ad110
|
发表于 2014-2-26
采访:梁宇君/Esther AD110 :毛灼然/Javin Mo,想认识自己所在的城市,最好的方法是离开和重返;同样地,认识自我的最好方法也许是换个角度,重新出发。



2005年之前,毛灼然是一位纯商业设计师。2003年,非典重创香港经济,设计行业也不例外。那一年,他应邀去意大利贝纳通传讯研究中心修学一年。受欧洲修学经历影响,回到香港后,毛灼然开始专注文化产业活动的设计,成为香港设计界最有潜力的年轻设计师之一,并成立了香港最有活力的设计团队之一——Milkxhake。

2014年初,毛灼然非常忙碌。由Milkxhake策划的HKDA 2013环球设计大奖圆满落幕后,他又马不停蹄为“Type Trip字旅”香港站的宣传奔波。“字旅”尝试以旅行的方式走访亚洲八个城市,探索平面设计与字体设计的关系,以及亚洲设计师在字体、文化和视觉语言等主题上的不同观点与想法。

正如毛灼然所说,这种富概念性的纯平面设计展或活动已不多见。在“字旅”开幕当天,600多人前来参与这个近年来罕见的独立设计展,令他宽慰而感动。他口中“穷得只剩下钱的倒退城市”,依然因为一个个别出心裁的文化设计活动,得到同业设计师们的欣赏、共鸣和支持,和外行人的关注、惊喜和认同。

悲观者可能依旧抱怨这座充满铜臭的城市令设计之路越走越窄,而清醒的践行者正一边反思,一边在不算乐观的行业形势中开疆拓土,渐入佳境。



毛灼然(Javin Mo)
1998年于浸会大学传理系毕业,主修数码图像传播,现职平面设计师。1998年至03年曾任职于香港Tommy Li Design Workshop(李永铨设计工作室),并在其创办的《VQ》杂志担任主力设计。2004年应邀加入意大利贝纳通传讯研究中心FABRICA,负责项目包括《FAB》杂志美术指导工作。2005年回香港与友人成立Milkxhake, 主力从事平面和互动设计。作品曾入选东京字体指导协会奖、香港设计师协会奖。2005及2006年获得由纽约美术指导协会颁发ADC Young Guns 5奖项。2008年编辑他首部作品: 由3030出版的《3030:平面设计在中国》。2009年开始,担任其时中国唯一一本双语观念与设计杂志《Design 360°》的创意及设计总监。主导策划两届HKDA环球设计大奖。

Javin = 毛灼然
Esther = 梁宇君



Esther:请介绍一下自己。
Javin:
我是毛灼然(Javin Mo),香港平面设计师,milkxhake设计工作室创立人。

Esther:不久前李永铨先生在微博上写道:“在‘字旅’开幕时,毛灼然Javin感触落泪,我明白这不单是为了这展览多月付出的一种感情舒发,更重要是看到九七回归以后,很多创作空间在无形之中剧变,出版、电影、舞台剧、电视、电台……设计好像已是最后净土,可能大家不以为然,也可能大家实在太安逸。” “Type Trip”这个展览对你有什么特别意义,带给你什么感触?
Javin:
"Type Trip" 虽然并不是一个大型设计展,但对我而言,它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展览。过去多年,香港已没有一个富概念性的纯平面设计展览或活动,有的只是海报或得奖作品展。最令我感触的是,开幕当天,最终有超过六百人到场参与,展场挤满了不少年轻设计师,是近年罕见的独立设计活动。其实于开幕前一天,我也在Facebook上写到我对现今香港的看法:“从来都觉得在香港当设计师并不容易,策划设计展览更是困难,搞纯平面设计展更多是没人理会,难上加难。milkxhake这次策动‘字旅-亚洲新锐平面设计展’,是在向香港这个穷得只剩下金钱的倒退城市的一种反思。在亚洲八个城市中,近年我们的创意工业已逐渐被邻近城市远远赶上,今天的香港,其实只不过是一个最不国际的国际城市而已。”

反之在国内,过去十年,设计展览之多远超香港,很多具国际性的设计活动也搬到内地不同城市去,平面设计活动更备受重视。对李永铨老师的一番话,我也深表赞同,九七前后的香港,创作空间、媒体自由及思维变得越来越狭窄。我当时感触落泪,正是对香港今天的状况感到可惜及无奈,相比起八九十年代,现要在香港策划独立平面设计展,几乎是不可能。一方面客户觉得这类活动没有任何商业价值,没有太多人理会;二来很难找场地及资金,他们还是会选择其它创意促销活动。相比以前,现在的香港文化创意水平已远远落后亚洲其它地区。



Esther:怎样才算得上是美丽的字体?
Javin:
“合适”非常重要,在香港,很多时候看到平面广告的图片概念很好,独欠标题及字体设计,很多时候(中英文)胡乱使用,破坏了整体设计。

Esther:“Type Trip”在7个亚洲城市做展览,7个城市有6种文字,观展人应该如何体味其他语言的字体美感?
Javin:
这次展览有趣的是,七个城市加上大阪,就是要令亚洲“文字”变成一个“视觉旅程”,展览名称“字旅”就是这个意思。香港、台北采用繁体中文;深圳及北京则用简体中文,两岸三地已反映很不同的文化差异。香港从来都是双语为主,展示的作品大多没有单一语言作主导;台北以文字书籍及唱片类别为主,正反映台北的设计与生活息息相关;北京跟深圳展示了很多当代艺术书籍及画册,独立及限量出版跟台北大众出版的文化已很不同。首尔跟香港有点像,双语设计(韩文与英文)的细节尽显于国外留学的年轻设计师身上。新加坡(英文)跟曼谷(泰文)多以单一语言作视觉设计,但风格却甚不同。当然,大阪除了展示《typographics ti:》杂志外,在场内展示了很多独立出版物,大多以日文为主,显示当地年轻新力量。



Esther:2004年,你前往意大利贝纳斯通传讯研究中心Fabrica学习并担任杂志美术指导,这段经历对你有什么启发?
Javin:
已刚好十年了,2003年非典型肺炎过后,香港面临十分严峻的经济环境,而设计行业同样受到不少打击,当时我已出来工作了五年,为此已感到疲累,因此决定选择出国工作并重新学习,是一种全新体验。现在回想起来,能在短短一年每天与不同国籍的年轻设计师交往,是十分难得的生活经验,这比纯设计更为有趣。当然,能在Fabrica参与杂志工作及其它国际性项目,也对我启发很大。最重要的是学会了什么是集体创意及国际视野,这比局限生活在香港这单一城市来得更为重要。

Esther:几年前有一个节目叫《香港设计创业路线》,李永铨先生在节目里把设计师与品牌之间的合作比喻成一种婚姻状态,因此选择客户和设计佳作两者相辅相成。你现在的经营模式也印证了这种观点。可以说说你的“拣客之道”吗?
Javin:
“拣客”只是一种说法或手段而已。设计的好与坏,往往与“内容”(Content)有关,好的内容(Good Content)加上“合适”设计,才会产生好设计。举例说,在商业设计的领域里,如某品牌客户要求卓越的包装设计,但产品质量恶劣,这样“过度设计”只会误导消费者。设计师的角色在哪里?对我而言,目前选择与自己工作室合适的客户十分重要,这样才会令设计师跟客户的关系维持长久一点,达至双赢局面。

Esther:作为纯商业设计师,2005年前你基本没做过学院派、艺术风的设计。但现在你操办的项目偏向文化产业方向,你与香港几所大学合作,并担任文化活动的策展人。选择这个设计范畴的原因是什么?
Javin:
这跟在欧洲待一年有关,那时候,我常常去不同城市的艺术设计博物馆及画廊,发现当地文化产业跟平面设计师有着密切关系。好的视觉形象设计往往吸引更多观众入场,藉以建立文化品牌,并能带动创意经济,这概念在欧洲非常成熟。反观十年前的香港,文化品牌显得十分落后,回来后决定从这方面开始着手思考,如何在香港从事文化产业设计。

Esther:文化产业的设计有改善,这对整个创意行业的提升有什么具体影响?
Javin:
这对我来说十分重要,好的文化产业设计能有助提升整个城市的创意及视觉形象。你不难发觉身边朋友每次到东京或伦敦旅行,回来时总会拿走不少设计精美的印刷品或宣传单张,这已显示了设计在这些城市所担当的重要性及其创意地位。这绝对不是个人可以做到的,是设计师的集体创意及共同努力的成果。

Esther:在小规模、拣客经营的前提下,如何兼顾香港和内地市场?
Javin:
我们工作室真的很小规模,只有三个人。目前我们还是以香港项目为主,内地并不算十分多,如未来碰巧遇到内地一些很合适的项目及客户,我们也非常乐意参与。

Esther:九七后香港的创意环境产生了什么变化?
Javin:
无可否认,九七前香港的国际地位很高,因为英国殖民地的关系,不少外资企业进驻,把香港设为亚太区总部,设计工业在七八十年代因而开始蓬勃发展,给予当时香港商业设计师不少机会(我那时候还是小孩还未懂事)。九七后(还在大学念书),经历政治急速变化及金融危机,再加上2003年非典型肺炎过后,香港设计同业在几年间受到严重打击;香港从此变成一个更快餐及金钱挂帅的城市,大多数客户只顾眼前利益,已变得欠缺耐性及视野。更可惜的是,设计师的地位日渐下降及同业倒退。反之,千禧年后,国内经济急速起飞,很多企业也搬到内地去,香港设计师亦纷纷跑到内地去发展,创意环境起了很大变化,不少年轻设计师多对本地设计行业前景感悲观,要坚持理想更是十分困难。

Esther:对于国内读设计的学生来说,《Design 360°》是他们了解国际设计信息的窗口之一。有人评价,你在2009-2012年担任杂志设计创意指导期间,杂志的内容从小众走向国际化,杂志的设计也令人耳目一新。请说说你是如何成功定位、重新包装《Design 360°》的?
Javin:
为国内设计杂志《Design 360°》担任设计创意指导,是近年我在国内一个很有意思的项目。还记得2008年夏天,我当时在北京旅游,在一个展览上碰巧遇上杂志主编及出版人王绍强,当时我们还谈论了很多关于国内设计杂志及媒体发展的看法。他当时有意找我一起合作为杂志改版,我立即答应了,随后回到香港,便立即着手为杂志改版及重新定位。

当初为杂志改版,确实面对不少挑战。我的角色除了参与平面设计及美术指导,最重要的还是要参与制定整体编辑方向,与编辑团队紧密合作,加强不同栏目的内容与文字关系,当然后期还要兼顾在国内外的市场定位。

2009年1月号便是改版后第一期,还记得当时国内设计圈子的回响是很大的,整体视觉形象包括杂志内容、版式设计、装订、甚至标志也全面革新,杂志更趋国际化,形象更鲜明突出。在那年,我们以全球知名设计工作室为封面专题,作了一次大胆尝试;一连六期找来了2x4、Studio Dumbar、Base Design、Frost Design、Stockholm Design Lab及Pentagram,国内杂志第一次作这样深入的专访。

改版的成功,令杂志在国内外知名度大增,这有助我们拓展更旷阔的视野。其后在2010至2011年间,我们以国家为题,从多元角度介绍每一个国家的创意设计发展;在那两年间,杂志不断地成长,很多不同地区的设计师也很乐意接受杂志采访,《Design 360°》变成一道链接国内外设计信息的重要窗口,我也为此而感到骄傲。

2014年2月,《Design 360°》杂志第三次改版,我再重新参与杂志编辑及设计顾问,与编辑团队紧密合作,希望给予杂志一个全新气象。这次杂志由一书分成三册,以探讨设计师的生活角度与创意为起点,最新一期主题为“设计师文库”(Designer’s Archive),除了关于中国书籍设计专题外,也邀请国内外设计师一起分享他们喜爱的书籍收藏。

Esther:你成功策划了两届HKDA环球设计大奖。今年透过社交网络、网站、宣传册(The Design Issue)、征集1455+个“论设计”等方式,达到了很好的宣传互动效果,请说说你宣传、策划该活动的心得。
Javin:
2007的HKDA环球设计大奖主题是“Design. No Junkfood”,是对香港快餐文化的一种反思,当时得到本地年轻设计师很大的回响。2013年再次参与大奖的视觉形象,以“The Design Issue”为题,在互联网收集超过一千四百多个“论设计”(包括中英文),也是以“设计师为句首”的另一种思考。

这次我们以年轻设计师为主要对象,希望竞赛能吸引多些本地新血参与其中,我们最后决定以社交网络平台及网站宣传作品征集,放弃印刷传统海报,让来自不同地区的设计师进行一次有趣的互动实验。其中更邀请本地年轻设计师一起发表参与其中。有趣的是,香港及两岸三地的朋友在字里行间,均对设计同业感悲观;反之国外设计师则相当幽默,这已成功反映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最后,我们收集了超过两千多件来自世界各地的竞赛作品,成功超越了上一届,在这么有限的资源里,已算是做到不错的宣传效果。

Esther:与HKDA不同,深圳GDC每年投入不少资金、在各大院校做宣传。你觉得两者的定位有什么不同?
Javin:
GDC确实投入不少的资金,而他们这几年的效果做得很不错呢,在国内的影响力其实是很大的。两者定位也不一样,GDC以国内设计师为主要对象,海外设计师参与的相对比较少,HKDA虽然只是在香港,但多年来定位为亚洲环球设计大奖,吸引了不少邻近地区的亚洲设计师参与。

Esther:对打算自己创业的设计师有什么建议?
Javin:
不要胡乱创业,要找到一个定位给自己,创业跟自由设计师是两回事。

Esther:AD110最近对两个问题非常好奇。第一个是:你听过最无聊、最烦人的采访问题是什么?
Javin:
“请告诉大家你最喜爱的设计作品及说明原因。”

Esther:第二个是:给我们说一个关于设计师的笑话。
Javin:
“设计师多是穿得很酷的。”

-

更多关于毛灼然(Javin Mo)资讯及作品,请访问Milkxhake

有关毛灼然(Javin Mo)策展资讯及大量现场图,请访问如身临其境,网上观《字旅-亚洲新锐平面设计展》,现场<一> / 如身临其境,网上观《字旅-亚洲新锐平面设计展》,现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