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在北京举行发布会
文:ad110
|
发表于 2015-8-12

2015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以下简称“深双”)北京推广会暨文化沙龙今天于北京单向空间花家地店举行。沙龙由资深策展人、建筑评论家史建主持,深双主要组织和推动者、深圳公共艺术中心主任黄伟文,本届深双策展人、南沙设计师刘珩,2009年深双分策展人侯唯唯,建筑师马岩松,首届深双策展人、建筑师张永和悉数到场,与观众分享了各自和深双的渊源,并从不同角度阐释了自己对“什么是好的城市”的理解。作为全球唯一以城市及城市化为主旨的展览,经过10年历练,深双已成长为中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建筑交流平台之一,也受到了国际建筑界的广泛肯定。除了在学术层面上向世界展示当代城市的最新成果,它也在当代艺术与大众间搭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黄伟文首先通过对十年深双展品的梳理,将其归纳为城市开放性 、城市自发性和主体性 、城市日常生活 、城市基础 、城市生命周期 、城市与乡村农业 、城市建筑 、策展城市和学习城市九个面向,结合展品与现实的关联以及对未来的启示,对展览进行了观念性的还原。他从深双与城市的关系出发,强调了城市化本身面临的急迫问题,同时也呼吁更多方面的参与。

从参展人到策展人,刘珩多年来一直在珠三角坚持建筑实践与城市研究,希望借此次策展改变公众对珠三角作为“世界工厂”的扁平认知。接着向大家介绍了本届深双的主题及展览对城市空间影响的期待,今年的深双以“城市原点”(Re-living the City)为主题,相较以往,主题更多关注于人的生活而不仅仅是空间本身。主展场将继续选址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位于蛇口的大成面粉厂,以此带动蛇口工业区转型升级和城市再造,也非常希望能够借助建筑师的智慧,让这种孵化具有持续性。

马岩松同样分享了自己此前三次的参展经历,从2009年市民广场的“怪物脚印”、2011年的街道项目,到2013年的“山水·城市·综合体”,展览作品一直在探索建筑与城市的关系。今年的作品根据深圳前海目前围海造田以及水污染等现状,带来了 “未来海上森林岛”的设想,提出通过散步道网络连接公共艺术空间。他表示,这是人类逃脱现代文明的乐园,亦是一种探索“城市原点”和返璞归真的尝试,希望可以通过这一作品使人们重新反思人类、建筑、城市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最后,张永和谈到自己的城市观念,“我关注的城市实际上可以用一大堆词来形容,可以说是感性的、具体的,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地面上的城市,不是抽象的统计数字,关注城市的肌理和尺度,所以归根结底,感性的城市本质上应该是一个人性的城市。”谈及展览本身,在他看来一个双年展坚持下来又做好,并不容易,是否能坚持自己独到的城市立场决定了展览未来的走向。

本届深双2015年12月4日在深圳蛇口开幕,展示来自六大洲75个参展机构的作品。2015深双由四位国际知名建筑师、评论家及教育家策展,他们包括2008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策展人艾伦•贝斯奇(Aaron Betsky),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建筑与城市设计系主任阿尔弗雷多•布林伯格(Alfredo Brillembourg),胡博特•克伦普纳(Hubert Klumpner)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兼任教授刘珩(Doreen Heng Liu)。参展方包括都市实践、海德堡计划、Jimenez Lai、MAD、Ecosistema Urbano事务所、拉胡尔•迈赫罗特拉 (Rahul Mehrotra)等知名建筑设计机构。2015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视觉形象则由广州 another design 工作室创作。

-